整體操作思路
商品歸類—海關審價—商檢查驗—標籤整改
歸類要素分解
紡織品類:
織造方式,染整方法,組織結構,成分
服裝類:
款式,適用範圍,適用人羣,加工方法
織造方法
針織==knit
利用織針把各種原料和品種的紗線構成線圈、再經串套連接成針織物的工藝過程。針織物質地鬆軟,有良好的抗皺性與透氣性,並有較大的延伸性與彈性,穿着舒適。
服裝類應歸入61章節
梭織==woven
是由兩組或兩組以上的相互垂直紗線,以90度角作經緯交織而成織物。縱向的紗線叫經紗,橫向的紗線叫緯紗。梭織是區別於針織的稱法,是用梭子帶動緯紗在上下開合的經紗開口中穿過,一紗一紗的構成交叉的結構。
梭織物:梭織物的物理機械性,包括經紗與緯紗的紗線密度、布邊、正面和反面、順逆毛方向、織物覆蓋度。
從組織上分為:平紋,斜紋,緞紋。經紗和緯紗之間的每一個相交點稱為組織點,是梭織物的最小基本單元。
服裝類應歸入62章節
染整方法的不同
色織==yarn-dyed
是將紗線或長絲經染色後進行織布的工藝方法,有全色織和半色織之分。
色織——日本稱做“先染織物”,是指先將紗線或長絲經過染色,然後使用色紗進行織布的工藝方法,這種面料稱為“色織布”,生產色織布的工廠一般稱為染織廠,如牛仔布,及大部分的襯衫面料都是色織布.
色織布一般由小提花、劍桿織機生產。
分類:
府綢布、青年布、泡泡紗、牛津紡、彈力布、雙層布、剪花布、提花布
印花==printing
使染料或塗料在織物上形成圖案的過程為織物印花。印花是局部染色,要求有一定的染色牢度。
染色==dying
紡織材料用染浴處理,使染料和纖維發生化學或物理化學結合,或在纖維上生成不溶性有色物質的工藝過程。染料應在纖維上有一定的耐水洗、曬、摩擦等性能,這種性能稱為染色牢度。紡織物的染色,歷史悠久。
紡織品的染色可以在任何階段進行,可以在纖維、紗線、織物及成衣等不同階段景進行染色:
漂白==bleach
使用化學溶劑將物品(多為織物)從漂染成為白色的過程。
組織結構的不同
平紋與斜紋(plain cloth & twill)
平紋是一種紡織的組織形式,與他相對的有斜紋。
平紋織物:
平紋組織的經紗和緯紗以一上一下的規律交織。也就是經緯紗每隔一根紗就交錯一次,所以交織點最多,紗線屈曲點最多,使織物堅牢、耐磨、硬挺、平整,但彈性較小,光澤一般,平紋織物密度不可能太高,較為輕薄,耐磨性較好,透氣性較好。
斜紋織物:
一個完全組織中至少要有三根經紗和三根緯紗相互交織,每根經紗緯紗上只能有一個緯經組織點。在織物表面由連續的組織點構成斜向紋路。 斜紋組織是由經浮長線或緯浮長線構成織物表面呈現的斜紋的外觀效應。斜紋織物的經緯紗交織的次數比平紋少,是經緯紗之間的孔隙較小,紗線可以排列的較密,從而織物比較緻密厚實。斜紋較平紋織物手感柔軟,彈性好。但由於斜紋織物浮長線較長,在經緯紗粗細、密度相同的條件下,耐磨性、堅牢度不如平紋織物。布面有明顯斜向紋路、手感、光澤、彈性較好。
平紋用在色織較多,斜紋多用於印花
緞紋組織== sateen
相鄰兩根經紗或緯紗上的單獨組織點均勻分佈但不相連續的織物組織。緞紋組織分經面緞紋和緯面緞紋兩種。它是三原組織中最複雜的一種。緞紋組織中單獨組織點由兩相鄰的經紗或緯紗的浮長線所遮蓋。
成 分 定 義
這裏主要介紹一下化纖的結構分佈
款 式 定 義
建議使用歸類手冊:
資 料 準 備
報檢環節:
提單,發票,裝箱單,合同,
進口紡織品/服裝產品質量符合性聲明,木質(非木質)包裝聲明
報關環節:
提單,發票,裝箱單,合同,入境貨物通關單,原產地證
審 價 因 素
品牌授權書
商標使用權證明
經銷協議
第一零售環節發票
上一年度審計報告
商檢查驗
納入法檢目錄的進口服裝範圍
1、兒童類:
嬰兒:嬰兒服裝、衣着附件、棉製嬰兒尿布
兒童:襯衫、長褲馬褲、遊戲套裝、套頭衫等
2、成人類:
襯衫、內衣內褲、睡衣褲、浴衣晨衣、T恤汗衫、胸罩、腹帶、游泳服
從材料上分:棉、毛、絲、化纖、其他材料
標籤整改
標籤整改依據:
依據GB 5296.4-1998 《消費品使用説明 紡織品和服裝使用説明》。原則:標註要與實際貨物相符。
安全、衞生項目的現場抽樣:
按GB 18401-2003 《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範》要求現場抽樣送檢。